《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武侠杰作,不管是在金书当中,还是在整个新派武侠小说当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座高峰虽非不可逾越,却只有最顶尖的高手才能做到。除了金庸自己,有这个能力的当真不多。
这部作品节奏很快,金庸小说的速度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无忌“蒙冤不白愁欲狂”(三十二章),换了别的作者,怕是要让他背很长一段时间的黑锅,类似的梗很多武侠作者都玩过,于是初读此书的我便很有这种担忧,因为我很讨厌背负冤屈迟迟不能昭雪的感觉。未曾想,就在这一章当中,真相很快就大白了,着实让人长舒了一口气。
但是!
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倚天屠龙记》是金庸所有作品当中,破绽、疏漏、逻辑BUG最多的一部。
这里我把这些问题归类,简单的探讨一下。
一、与前作矛盾1、丘处机之死
开篇第一章,由丘老道的一阙词开场,随后又说,这时丘处机逝世已久。
谢天谢地!这个脾气操蛋做事糟糕管杀不管埋到处惹祸的牛鼻子,终于死了!
可为什么是逝世已久呢?
这一章故事发生时的时间,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三年之后,是年郭襄十(八)九岁。
郭襄十六岁那年,在她生日之前,曾和姐姐郭芙弟弟郭破虏一同外出办了件事。因蒙古兵势大,郭靖、黄蓉广发英雄贴,邀请天下英雄一同来守城。姐弟三人的任务,便是去全真教给丘处机送贴子。
想来郭大侠不会让子女去给一个死了的人送帖子。屈指算来,到倚天开篇这个时间点上,丘处机死得再早也不会超过三年,似乎够不上“逝世已久”的条件。
书中还记了一笔:“小龙女也已嫁与神雕大侠杨过为妻”,看上去像是两人结婚还不太久的样子。实际上小龙女在跳入绝情谷底之前,就和杨过拜了重阳祖师结为夫妻了,那时杨过还未有神雕大侠之名,而郭襄刚刚出生不久。这个时候郭襄十八九岁了,杨、龙二人结婚也就有十八九年之久了。说是二人结婚已久倒还差不多。
2、耶律齐与降龙十八掌
丐帮这个天下第一帮会,在倚天的世界中彻底没落了。
帮主史火龙算不得一流高手,降龙十八掌才学了十二掌,又因内力不济,练得上半身瘫痪实在是无能之极。不过这过错并不完全在他头上,因为这套掌法在耶律齐手中便没能学全!
耶律齐没学全降龙十八掌,怎么推想都觉得不合理。
《倚天》中耶律齐早已经成了古人,在其正式登场的《神雕》中,对他的描述是“聪颖强毅,练功甚勤”。
我们拿以降龙十八掌打出一片天地的郭靖郭大侠来和耶律齐作一下对比。
郭靖资质不高,肯定是比不上耶律齐的,聪颖两字和郭靖根本不沾边。
郭靖的长处在于能吃苦,肯下功夫苦练。而耶律齐有“强毅”两字的考语,显然是个很坚持又有毅力的人,并且“练功甚勤”,这方面似乎也不比郭靖差,至少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再看两人的武学基础。
郭靖初窥武学门径,是跟马钰学了全真心法。玄门正宗内功果然不凡,以前江南六怪老觉得他笨得不可救药,教得都不想教了。可在学了全真内功之后,这傻小子就好像突然开了窍一样,学功夫事半功倍,让几个师父非常满意。之后郭靖学习降龙掌能有所成就,便因为有全真心法为基础。
而耶律齐呢?他的师父是老顽童周伯通,所习也是正宗全真心法。耶律齐初登场时,二十多岁,与杨过年纪相当,功夫也差不多。经眼界第一流的黄蓉老师观察认证,耶律齐乃是正宗全真弟子,身负正宗玄门心法。耶律齐接任丐帮帮主时,应当已经三十六七了,武功比郭靖学降龙掌时高了不知多少。
综上,不管是自身条件还是武学基础,耶律齐都比学初降龙十八掌时的郭靖要好,至少是不差于郭靖。要说降龙十八掌只有笨蛋才能练成,那可对不起洪七公他老人家啊!(萧峰生活的年代在前,然而《天龙》成书在后,这里就不列入讨论了。)
我相信这个结论应当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以耶律齐的条件,学习降龙十八掌不存在学不会的问题,顶多是学得不精,威力不如郭靖。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耶律同学没学全降龙十八掌呢?
按《神雕》的描述,耶律齐就任丐帮帮主的当年,杨过杀蒙哥于襄阳城下,此后十一年蒙古兵锋未至襄阳。
从耶律齐当上帮主,到郭靖殉国,中间至少有十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襄阳没受到攻击,郭大侠应当是比较有空的。他的降龙十八掌学自丐帮前前前任帮主,作为道德感极强的大侠,若不将这套掌法教给现任帮主,他的良心能过得去吗?在襄阳无忧的时候,这算得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郭大侠总不至于给忘了了吧?以他的人品,难道还会藏私?更何况这还是他的女婿。
结语:耶律齐没学全降龙十八掌,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实为一个BUG。
3、华山论剑与天下高手
《倚天》中几大门派并立,引入了江湖势力的新格局。峨嵋、武当都是在三论之后创立的,但明教、少林这些组织,却传承多年,三次论剑有近六十年的时间跨度,他们就没培养出一个高手?
张无忌是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他之前的那些个教主,即使不是超级大牛货,至少也是个一流的牛人。而以明教的组织之严密、人员之庞大,在江湖上总不该毫无动静。但在射雕前两部作品中,却完全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与明教干过架,但这一段并非在两雕中正面出现)
郭襄游历嵩山时,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4、小结
这里试举了几例,旨在说明三部曲之间的矛盾问题。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至少不影响阅读本作。三部曲虽相互联系,却可视为独立的三部作品。将耶律齐未学全降龙十八掌,当成是倚天中的一个设定,那也是可以的。
这一类问题,其实不必深究。
二、本作当中前后矛盾1、灭绝发现纪晓芙失身
张无忌随常遇春到蝴蝶谷治病,途中某夜遇到一群人围攻彭和尚。彭莹玉诈死伤敌,却也伤重难动,于是未受伤的丁敏君和纪晓芙两人主宰了全局。丁敏君以残忍手段逼问,纪晓芙看不过眼,数次出手回护彭和尚,于是两人发生的争吵,丁敏君把纪晓芙失身生子的事给抖了出来。后来白龟寿出现,重伤了丁敏君,纪晓芙解了彭和尚的穴道,场面逆转。
彭莹玉本来要将在场的人都杀了,以保纪晓芙的名声。纪晓芙却不愿意伤同门之命,虽然知道丁敏君会到师父那里嚼舌,也是认命了。
果不其然。纪晓芙不敢回师门,隐藏了两年,带着女儿出来买布时,被金花婆婆打伤,遂到蝴蝶谷求医。过了不长时间,灭绝师太就出现在蝴蝶谷,掌毙纪晓芙。这里很明显,是丁敏君告了密灭绝才会找来。
在全书的最后,为证明周芷若的清白,和宋青书成亲纯属子虚乌有,贝锦仪讲述了峨嵋派的一个传统:每年郭祖师诞辰之日,要验弟子们的守宫砂。并说,当年纪晓芙就是在验守宫砂时被发现失身的。
贝锦仪这段说辞,和前文矛盾。试想以灭绝的性子,发现得意弟子竟然失身,并且还是许过了人的,岂能不问个究竟?而以纪晓芙对师父的至诚,必然不会撒谎。若真是在这种场合下被发现失身,根本就不会有灭绝师太蝴蝶谷掌毙纪晓芙的事情发生。
当然,不排除贝锦仪有说谎的可能性,但她实在没有撒谎的理由。
2、阳顶天的遗书和身死
张无忌在明教秘道当中,发现了阳顶天的遗书。按遗书中的内容,阳顶天说:“今余神功第四层初成,即悉成昆之事,血气翻涌不克自制,真力将散,行当大归。”随后做了教内的一系列安排,再写道:“余将以身上残存功力,掩石门而和成昆共处。夫人可依秘道全图脱困。当世无第二人有乾坤大挪移之功,即无第二人能推动此‘无妄’位石门,待后世豪杰练成,余及成昆骸骨朽矣。”
按照成昆对明教众首领的讲述,他正和阳夫人在秘道相会,突然听到几声沉重的呼吸,两人吃了一惊,悄悄过去查看,见到了“手里执着一张羊皮”的阳顶天。毫无疑问,阳顶天此时在修炼大挪移,因知悉了妻子的奸情,以至于走火入魔。过了没多久,讲了两句话,阳顶天便死了。随即阳夫人自杀殉夫。
张无忌所见到的骨架,与成昆讲述的情况能够对得上。但成昆讲述的情形,和阳顶天的遗书内容却有些对不上。阳顶天将死之人,在遗书中当不会说假话。成昆讲述时,正是多年谋划终于成功之际,心中得意非常,也不太会说假话,因为他只有说真话才能让明教众首领更加生气。
于是就产生了很难解的几个问题:阳顶天是什么时候发现妻子的奸情的?这遗书又是什么时候写的?
不管怎么解释,都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3、谢逊的头发
赵敏之所以能在张无忌行将拜堂之时,将其硬生生带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给张无忌看了谢逊的一络头发。此段书中原文如下:“谢逊所练内功与众不同,兼之生具异禀,中年以后,一头长发转为淡黄。”
谢逊家人被成昆所害,这件事发生在他二十八岁时。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金毛狮王,还一力邀请刚坑死阳顶天夫妇的成昆加入明教共谋大业。
二十八岁就算是中年了?又或者谢逊知道以后头发一定会变黄,在头发还没变黄时就预定了金毛狮王的外号?
三、无法自洽的逻辑BUG前面说的两种漏洞,大抵属于创作中的疏漏,问题并不严重。相较而言,无法自洽的逻辑BUG更为致命,这一类型的破绽,导致作品经不起推敲,使作品的成色大减。正是因此,我将《倚天》仅仅定位为杰出的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之所以经典,就在于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而倚天屠龙记中存在太多逻辑BUG,使其只能停步于武侠小说了。
1、倚天剑、屠龙刀的设定BUG
刀剑中藏有兵法和秘笈,许多读者对此提过质疑,一是刀剑中所藏的秘笈,能有多大的信息含量?二是屠龙刀多次被放在烈火中焚烧,里面的秘笈咋就不会被毁了?
金庸先生显然看到了许多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新修改中作了修改。其实照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去改。
倚天剑屠龙刀这样的神兵利器,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以现在冶炼技术之发达,也造不出这样的冷兵器。九阳神功、九阴真经在现实中也根本不存在,人也无法一跳几丈远。这些都是武侠小说的设定。
既然如此,大可设定一种不怕高温又极薄极韧的材料,当作兵书秘笈的载体。别说怎么可能有这种材料,倚天剑可以存在,这种材料当然可以存在。
陈玄风既然可以将九阴真经刻在自己胸前的皮肤上,那么刀剑中藏下兵书秘笈又为什么不可以?(当然,这一点在新修版中也作了修改)
真正的问题在于,必须刀剑互斩,令其断裂才能取出里面的东西。
按刀剑的功用,刀中的兵法是用以争天下的,剑中的武功则是用来制裁暴君的,这是当权者与监督者的关系,二者是需要对立的。但刀剑齐斩,兵书秘笈必然归一人所有,这就失去了分藏的意义。
再延伸一下这个问题。将宝贝藏在刀剑中,任其于江湖中流传,等待着被人发现宝藏的那一天,这就跟抽奖一样,谁知道那个幸运儿是谁?谁又能保证得到的那个人的品性和资质?天下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事情吗?
在我看来,将兵法武功传给郭襄或是杨过的后人,由他们一直传承下来,都比放在刀剑中要好。至少择徒自己还有主动性,怎么也比听天由命的抽大奖要靠谱。
不客气地讲,这部书的初始设定就是崩塌的,完全立不住。
2、殷离之死
以张无忌医术,这种误诊实不可能。以张无忌武功之强、谢逊耳朵之灵,殷离“复活”后只要还在岛上,他们不可能毫无察觉。在全书最后,殷离复述了张无忌在孤岛时与周芷若之间的情话,可见她离张无忌不远。那个时候张无忌的内力已经恢复,怎么会完全听不到有人在旁边。殷离的武功又不是很强。
其实,殷离之所以要复活,是为了降低周芷若的罪过。殷离不死,周芷若方能被饶恕。于是就造成了这个BUG。
3、周芷若的阴谋
以周芷若的武功,能从赵敏身上偷得十香软筋散已然颇为勉强。情敌之间岂有不相互戒备的,赵敏的智商、武功都不在周芷若之下,要暗算都很困难。
周芷若下药之后做了一系列动作,张无忌并不知情。赵敏是历事者,当然知道或部分知道情况,以她的聪明,听张无忌讲了经过之后,细节也能猜得到。
谢逊被囚于少林寺后,在地牢的墙壁上给张无忌留下几幅画。从画中来看,周芷若下药放逐赵敏时,谢逊已经听到了动静。之后谢逊隐忍不发,尚说得过去。可张无忌内力恢复,又帮谢逊驱了毒,这个时候还隐忍就说不通了。父子二人合在一起,斗智斗力都大占上风,还有什么隐忍的必要?
若说是谢逊一直不知情,在回归中土后,张无忌外出办事,周芷若下手暗自谢逊时被谢逊知悉了情况,还有些能讲得过去。
4、峨嵋派的变化
周芷若当上掌门之后,便回大都找张无忌,随即被金花龙王所擒。再后来流落荒岛,取得秘笈,回归中土之后先是陷身丐帮,后来一直跟张无忌在一起。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和门派并无联系。
直到两人婚姻不成,反目成仇之后,周芷若方有机会整顿门派。直到去少林寺争夺谢逊,这个时间段并不长(至少是不足够长),峨嵋派却好似是周芷若的随身口袋一样,很快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不仅有了许多NB暗器,还有许多人跟着黑化了。
5、宋青书的罪行
宋青书走上不归路,是因为夜里偷窥峨嵋派女侠,被莫声谷发现,然而这个事情很说不通。
周芷若当上掌门之后,便即返回大都找张无忌,直到从荒岛回来,一直与张无忌在一起。宋青书去夜窥峨嵋女侠卧室,到底想看什么?宋青书再不成器,总也得知道周芷若在不在,才好去偷窥吧,这个信息很容易了解到。冒了那么大的风险,结果连人在不在都不知道,宋少侠有这么蠢么?
PS:宋青书痛恨张无忌,理由是很充分的。如果张无忌早就死了,宋青书和周芷若很有可能成为一对。宋青书是武当第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不走上邪道的话,必然会接任掌门。以他的身份地位,完全配得上周芷若。当然,周芷若未必会看得上宋青书,但没有张无忌这个人的话,看得上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灭绝老尼姑对宋青书观感很好,西征明教时,还出手指点过武功。只要宋远桥提亲,灭绝点了头,周芷若便做定了宋夫人。
6、黛绮丝的身份
黛绮丝是由波斯总教送上光明顶的。总教的人自不会不知道她的圣女身份,更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之后黛绮丝成为紫衫龙王,如此重要的一个职务,又不是秘密任命,总教的人若是不知道,才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黛绮丝破门出教后,化妆成金花婆婆在江湖上行走。书中说她一直避免与明教旧识相遇,因而许多旧识都不知道金花婆婆就是紫衫龙王。(事实上范遥是知道她的身份的,否则也不会去给韩千叶下毒。)
后面的事情就很奇怪了。
波斯明教的人找上灵蛇岛,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疑问。流云、妙风、辉月三使一开口,便让龙王、狮王跪迎,当真是奇上加奇。
从前面的交待来看,明教的人不知道金花婆婆便是本教的紫衫龙王。可波斯明教的人,却分明知道金花就是龙王,这消息该何等灵通,远超中原武林人士。
可是!他们居然不知道龙王就是黛绮丝!只是后来目不能视的谢逊说漏了嘴,波斯人才发现这一点。
当真是奇哉怪也!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事情都讲不通。
四、常识类BUG农作物问题。本作中倒未看到很多,前作中却有不少,如辣椒、玉米等明末才传到中国的作物,宋时就出现了。
地理问题。元代的省没那么多,书中多次出现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名,与史不符。
这一类算是小BUG,并不影响阅读。武侠小说不是历史专著,这样写反倒更容易让现代的读者一理解。
结语《倚天屠龙记》BUG甚多,我也只是记录下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一些。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BUG,并非是金庸先生才力不足。事实上恰恰相反,写作这部作品时,金庸先生才思如井喷,一个个天才的想法不受控制地往外冒。有很多BUG是因为情节进展脱节造成的,而之所会有这么多脱节之处,便是因为作者的想法不断变化,自此金庸武侠又一次开始蜕变。
在这部书之后,《天龙八部》横空出世。金庸先生用他天才的想像力,为我们勾画出了武侠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幅画卷。